
幼儿园教学设计 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学设计 1一、活动目标:
1、 感知方言南腔北调的趣味性,知道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2、 学习简单的采访调查方法,并能大胆交流
二、活动准备:
地球仪、地图、话筒、录音磁带
三、过程:
(一)、教师用方言向大家问好,引出课题。
1、 用方言:大家,下午好!
2、 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意思?跟平时上课时说的话一样不一样?
3、 老师讲的那句是方言,方言就是每个地方的语言,就是家乡话,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不一样,比如:桐庐人讲桐庐话,分水的人讲分水的话,深澳人讲深澳话,这就是方言
(二)、请小朋友上台来讲一讲方言:
1、 你会讲方言吗?你怎么说的?请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听?
2、 请小朋友猜猜每位小朋友讲的方言的意思。
(三)、请幼儿对现场老师采访交流:
1、 听了小朋友讲了各种各样的.方言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今天在坐的每位老师也会讲很多的方言,你们想不想听?现在就请小朋友对现场的老师进行采访,做一名小小记者,那么怎样做好这个记者呢?你要做两件事:
① 、向老师提问:您是哪里人?
②、向老师学一句方言:“你吃饭了吗?”
2、 学好后我们还要请小记者开始行动。
四、出示中国地图,播放几种方言(上海、香港、四川、湖南、江西……)
1、 听了小朋友和我们老师的方言,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地方更多的方言。
2、 播放录音,每放一种请小朋友猜一猜,并在地图上指出。
3、 总结: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好大好大,地方好多好多,方言也有很多种类,有些方言我们意思也不懂。
五、讲一两个关于方言的笑话:
下面我就讲一个因为听不懂方言而闹出的笑话,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完告诉老师,你想到应该怎样做?
六、幼儿讨论:推广使用普通话。
幼儿园教学设计 2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常和联系的过程。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带领孩子以游戏的方式来探索纸的承重特性,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纸的承重特性。
2、探索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3、体验探索的乐趣,乐于探索。
活动重点:
能探索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活动难点:
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张折叠成的扇形、长方体、三棱形、圆柱体、小画册若干、自制的实验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谈话:今天纸宝宝想请小朋友来当裁判,评判他们当中谁是大力士。
2、介绍参赛选手:他们分别是长方体宝宝、扇形宝宝、圆柱体宝宝、三棱形宝宝。
3、讲解比赛规则: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谁就是大力士(强调每本小画册的重量必须是相同的,把比赛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二、比赛开始(进行实验)
1、分别实验看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强调形状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载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布比赛结果:圆柱体宝宝是大力士。
三、总结
通过比赛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同。
活动延伸:老师今天只选用了四中不同折叠方式的纸宝宝来参加比赛,当然纸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小朋友还可以折叠出更多种纸宝宝来比赛,看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
《小纸张大力士》微课活动反思
《小纸张大力士》是一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知道纸张的折叠方式不同它的承重能力也不相同。本教育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给纸宝宝当裁判引起幼儿兴趣,接着用游戏的方式介绍了参赛选手:扇形宝宝、三棱形宝宝、长方体宝宝、圆柱体宝宝。通过幼儿操作探究评选出大力士是圆柱体宝宝,最后因势利导的延伸到折叠更多的纸宝宝去探索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当裁判来评判纸宝宝们谁是大力士很感兴趣。都能积极的去操作、探究,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活动中我发现我在操作示范的过程中有点急于求成的把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去开展下一个探究活动。另外,在填写试验单这一环节的处理有些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有待改进。总之,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节活动幼儿兴趣很浓,每个幼儿都动起来了,活动目标也顺利完成。从中我也得到了启示:科学活动就得让幼儿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让孩子们热爱探索、热爱科学。
幼儿园教学设计 3抱抱宝宝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 能安静地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过程:
1. 和幼儿围坐成圈,一起拍手。
2. 站在圆圈中间边念儿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用双手遮住眼睛),
伸出双手摸一摸,
这边摸摸(朝左边摸),那边摸摸(朝右边摸),
前面摸摸,后面摸摸。
呦——摸到一个宝宝!
让我好好抱一抱(抱着孩子转一圈)。
3. 反复念儿歌并拥抱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教学设计 4设计意图:
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幼儿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孕妇,看到园里部分怀孕老师大班孩子也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小宝宝长得什么样?怎么生出来?是弟弟还是妹妹?小宝宝能听见我说话吗?等等问题问个没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刨根问底”。
引导幼儿探究发现自己的成长,自己身体的变化,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可以进一步满足他们渴望成长的需要,满足他们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的需要。若要了解自己的成长,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本活动《我从哪里来》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带领孩子们去探秘胎儿孕育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伟大及珍贵,感受自己的独特,自信快 ……此处隐藏10698个字……性,寓教与活动、游戏之中,因此设计了《温暖的帽子》这节艺术活动。
《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然而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在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小班孩子非常喜欢手工粘贴活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与快乐。因此我为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是自选色彩进行装饰和涂染。作为刚上小班几个月的幼儿,对与涂染方法还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所以我的重点在让幼儿学习涂染方法。而卫生纸是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幼儿易于接受与使用,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我从认知、操作、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
在本节活动中,我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热情。首先在活动导入中,我使用玩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小兔与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理解,一下能把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由此很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欣赏实物帽子,了解帽子结构,感受帽子图案和色彩的美。通过实物帽子让幼儿认识了解各种帽子,引导幼儿观帽子上的图案、花纹,给幼儿一种感性的认识,并让幼儿观察每一种颜色在帽子上的分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家去感受色彩的搭配。三、学习涂染帽子。首先由老师出示帽子范例,引导幼儿观赏并了解制作方法。接着老师示范涂染方法和粘贴方法。示范涂染方法时重点突出顺口的儿歌“涂,涂,从上往下涂;涂,涂,从左往右涂。”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熟练涂染的方法。四、本节活动操作性强,孩子参与积极,作品成功率高。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染并装饰。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此次视频录制过程中,中间有一小部分焦距没有调整好画面有些模糊,在展示粘贴双面胶的时候没有给到特写镜头。在以后的录课过程中,要总结经验,做到更好。 本次活动的设计目标就是让幼儿在既定的轮廓里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和粘贴材料来装饰帽子。在幼儿涂染帽子的时候,颜色杂乱,容易脏。而造成颜色脏乱的原因是提供给幼儿的蜡笔颜色过多。三四岁的幼儿还不具备对这么多色彩进行搭配的能力,提供五种以内就可以。
幼儿园教学设计 15【活动目标】
1、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2、能说出鼻子的作用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养成科学用鼻、爱护鼻子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将香油、醋、蒜泥、香水、酒、分别装入瓶中,制成气味瓶。
2、动画课件:故事《翘鼻子鲁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小鼻子都闻到过什么气味?(酸、甜、辣--)
二、引导幼儿想办法了解“神秘的气味瓶”,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辨别瓶子里物品的气味。
师:刚才,我的好朋友送我一件礼物,大家帮我猜猜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呢?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我的礼物是什么?(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等)。
2、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食品,探讨正确的闻味方法:打开瓶盖,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
这个办法也可以,但是李老师要告诉你们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可不能随便放在嘴里尝,万一是不好吃的东西就不好了,是不是?那除了尝还有其他的好办法吗?(闻闻)哦,鼻子一闻就闻出来了,这是个
好办法,老师先来试一试,这是什么东西呢?(老师用手扇扇的方法)哦老师闻出来了,先不告诉你,等会请你来好吗?哎,刚才老师闻味的时候小手在干什么呀?对了,闻味道的时候呀,小手在杯子上面轻轻的煽动,这样味道就乖乖的跑到你的小鼻子里去了。你学会了吗?
3、引导小朋友能用正确的闻味方法辨别气味瓶中不同的气味,跟大家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知道鼻子能帮助我们闻到了各种各样的气味。
(1)大家帮我闻一闻是什么呀?(像是酒的味道)你见过谁喝过酒呀?
(2)蒜泥 (辣辣的,是大蒜的)家里有人吃蒜吗?你吃过大蒜吗?喜欢吃蒜吗?告诉你们吧,大蒜里面的大蒜素可以帮我们杀菌消炎预防感冒,所以我想没吃过大蒜的小朋友回去可以吃一点妈妈用蒜泥做的菜试试看,好吗?
(3)香水 老师这还有一件小礼物,可是它不肯出来,他想请小朋友先闭上小眼睛,他会出来亲亲你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吗?那好,赶快把你的小眼睛轻轻闭上吧。好了,快把眼睛睁开,仰起小脸用小鼻子闻一闻什么味道?对,小朋友你们的小鼻子可真灵。
(4)香油、醋哎,老师差点忘了,刚才我去咱们幼儿园厨房里取蒜泥的时候,厨房里的`阿姨说,想要做一道小朋友非常喜欢吃的菜,要用到香油,可是啊厨房的阿姨只知道这两瓶一瓶是醋,一瓶是香油,可是到底那一瓶是香油呢?阿姨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们愿不愿意帮助阿姨?那怎么才能知道哪一瓶是香油呢?哦,用小鼻子闻一闻就能知道,好,那老师请你来闻一闻好吗?哪瓶是香油?那这瓶呢?对,是醋。那我再请小朋友来闻一闻这瓶到底是不是香油?那都来闻一闻,哦,这瓶是香油啊,老师给她做个记号,等会给餐厅里的阿姨送去好吗?
4、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1)小朋友你在家或者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
我们身边有好多东西气味是不一样的,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我们的鼻子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各种不同的气味,但是李老师要告诉你们不是所有的气味都很好闻,有的气味对你的身体有影响,所以当你的鼻子要去闻你从来没有遇到的东西或者你不熟悉的东西时候,可以用小手扇扇的方法来试试看:小手轻轻朝鼻子扇扇。
三、观看故事《翘鼻子鲁鲁》,帮助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1)我们的小鼻子本领可真大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鼻子呢?(讨论)有一个小动物,就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鼻子,还和小鼻子开了一个很危险的玩笑。到底是谁呢?他的小鼻子怎么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讨论:鲁鲁做的对吗?为什么?
(3)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如何保护鼻子?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不往鼻子里塞东西、不要用手抠鼻子、玩耍时要注意避免碰撞鼻子、流鼻涕时要及时擦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帮助我们闻到了各种各样的气味,让我们
知道了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如果鼻子不透气,我们就闻不到气味了,所以我们可要好好保护鼻子噢!
四、 活动延伸
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让我们的小鼻子到外面闻一闻大自然中都有哪些气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