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5 18:17:08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昌学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新字,正确认读词语“纪昌、妻子、虱子、针刺、百发百中、聚精会神”,会写2个字。

2、学习用“把各部分主要意思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纪昌学射箭时的执着、恒心与毅力,懂得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4、感受寓言语言精炼,结构相似、善用夸张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初步感受寓言语言精练、结构相似、善用夸张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师:孩子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我们都学过了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小故事大道理)

2、师:是啊,寓言就是以短小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道理)其实,寓言故事除了有这个共同特点以外,每一篇寓言故事根据表达的需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其中的寓意,还要学习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把寓言写得吸引人的。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提示:“纪”念三声,注意“昌”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3、孩子们课文预习了吗?请用手势告诉老师读了多少遍?

师:好,咱来检测检测,这些词语都会读吗?(课件出示:妻子、虱子、绑住、刺)提示:“子”读轻声。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词语会读了,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其实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法可依的。课本的160页上,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就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翻到,读一读。

3、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分工合作进行概括吧,(要求:第一小组概括第一自然段,第二小组概括第二自然段……)开始吧(指板书说:其实盯着一个目标和把东西看大概括为三个字就是:练眼力)

4、谁能把这几部分的内容按老师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课件出示:纪昌向飞卫学习,飞卫首先让他xx,接着让他xx,然后开始xx,最后xx。

5、孩子们,真会学以致用!把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串起来,概括文章真是一种好方法。

(三)学习读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寓言语言“简洁、夸张”的特点,感情朗读以示学生对纪昌练眼力时的执着、恒心与毅力的理解。

1、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一开始就教纪昌开弓射箭了吗?没有,而是先让他盯着一个东西不放。

2、那么他是怎样练习的呢?请孩子们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飞卫告诉纪昌练习要求的句子,用横线画出纪昌练习过程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指名说,各自找的是哪一句。)

(1)指导朗读。师:同学们见过梭子吗?(出示梭子图片),教师介绍: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如果让你盯着来回穿梭的梭子不眨眼睛一分钟,你能做到吗?一个小时呢?一个月呢?一年呢?而纪昌整整坚持了两年,想象一下,在这两年里,纪昌遇到过困难吗?哪些(生交流:眼花、眼涩、眼疲劳。)是啊,当他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他在想些什么?(生说)。

A当别人劝阻他的时候,他能谨记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B当纪昌面对别人嘲笑的时候,他还是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C当纪昌身心俱疲的时候,他仍然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师:能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大胆发挥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就能把书读得有滋有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老师改写了一段:(课件出示:“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妻子织布的时候,他总是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和原文对比,你发现寓言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简洁)(师总结: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所在,其语言十分精炼。)

(3)感受坚持:孩子们,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纪昌却认认真真地做了两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坚持,执着)点评:孩子们能从一个小小的片段悟出这么多。真不错!

3、纪昌这样练的结果怎么样?出示(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谁来读一读?预设:你为什么把“针刺他的眼皮”读得那么重?感到不可置信,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这叫眨眼反射,针刺眼皮都不眨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叫它:夸张。夸张也是寓言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更加具有趣味性。

(四)文本内迁移,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继续感受寓言语言“简洁、夸张”的特点

其实像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能体现寓言语言精练,运用夸张的地方还有好多处,孩子们能找出来吗?请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勾画出来,并说说你勾画的理由。汇报交流。

预设一、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没有纪昌的心里活动)

预设二、飞卫对他说:“……”。(没有提示语)

预设三、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么开弓,怎样放箭。(没有详写怎么教和怎么学的)

预设四、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夸张)

(五)感受寓言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

1、同学们找得非常好,寓言除了语言简洁、善用夸张外,本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请同学们对比课文的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文的第2、3自然段,轮流打红飞卫的话、纪昌练习的情形、练的结果)让学生对比。体会寓言的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说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小结:本文除了语言简洁,善用夸张外,在段落结构上也相似。结构相似也是寓言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

(六)揭示寓意,拓展仿写

1、孩子们,老师有个问题要请教大家,纪昌是要去(学射)却花了这么多功夫练眼力,这是为什么呀?(要想练好射箭,就要先扎实练好基本功)

2、孩子们,真不错,通过读这个短小的故事悟出了这么深刻的道理。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需要练基本功呢?(生交流)《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练好基本功相当重要,孩子们能不 ……此处隐藏24133个字……>教学重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找出文章中表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故事。

难点

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怎样做?那你们去看病的时候,医生让你们什么时候吃药、药该怎样吃,是不是都照医生的话去做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跟医生有关的故事,故事叫做《扁鹊治病》。(板书:扁鹊治病)

二、品读体验,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扁鹊既然是名医,那蔡桓侯为什么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采取多种形式读)

3.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皮肤上→皮肉之间→肠胃→骨髓→病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侯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

5.扁鹊对待治病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站了一会儿→又来拜见→再一次来拜访→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6.你认为蔡桓侯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隐瞒疾病,害怕医治,不接受他人劝告)

7.蔡桓侯是怎样对待扁鹊的劝告的?

(不高兴→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奇怪→派人去请)

8.你觉得蔡桓侯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三、巩固延伸

1.假如蔡桓侯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良言,则会亡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蔡桓侯这样的事呢?举例说一说。

3.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找三位同学来表演这个故事。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蔡桓侯和扁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3.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难点

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1.纪昌学射箭的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哪些自然段?

2.比较异同,探究“练眼力”。

(1)写纪昌“练眼力”的这两个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也来练练大家的眼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①指名读飞卫的话。

教师:飞卫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纪昌还不明白,你读课文时,能不能把意思强调出来?

指名1~2名读,齐读。

②第二次提要求,谁能把飞卫的要求读得更清楚?

指名读,齐读(突出极小和很大)。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练习过程”部分。

①比较纪昌练眼力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感觉出来的?

你听出来没有,他特别强调了“盯住”“不能眨一眨”,那是怎样地看啊?

②创造情境,展开对话。

教师:纪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

(提示:可能是妻子对丈夫的劝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说?纪昌会怎么回答?)

(4)“结果”部分,理解破折号。

①“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你是怎么理解“到家了”的?(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

教师:你觉得纪昌看虱子的本领到不到家?谁能够来具体解释一下?

②“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教师:你读了这句话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惊喜的,惊奇的,出乎意料的)

③纪昌三次去找飞卫,说明了什么?说明他虚心听从指导,并且持之以恒,直到老师认可。

3.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飞卫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1)理解“百发百中”。

(2)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样的人?(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标,这叫“箭无虚发,百发百中。”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射箭能手。)

四、引导质疑,揭示寓意

1.我们知道学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课文写练眼力部分写得那么具体,而没有具体写纪昌练开弓,练放箭呢?

学生回答寓意。

2.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还能从这则寓言中读懂什么?

3.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么?从纪昌练习的态度,你有什么启发?

(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领都需要基本功,而练基本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么我们学习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我们也要练好基本功,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读多感悟,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并体会寓言的深意,从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