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坦”的字音,区分“嘲”“潮”的字形,“异想天开”的“异”,能够据词选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有层次地朗读,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语言。从而读懂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够变成美丽的珍珠。渗透只要朝着目标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在文本之中,感受小沙粒变美丽的珍珠的不容易。通过引导学生扩词、比较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句子的对比,发挥想象,练习人物间的对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教学重点:
课文1——5自然段,沙粒变珍珠的决心和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坚定地钻进蚌壳里的经过。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懂得有了预定的目标,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像、音乐、图片、重点词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海景图,配乐导入
(导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体会“圆圆的”叠词的妙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习重点词语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
2.复习重点词语、句子
坦然嘲笑海潮异想天开
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抓住生字词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字词的音、形、意。)
过渡: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够变成美丽的珍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读语言文字
学习1——5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沙粒是怎么说的?同伴们又是怎样议论的?分别用“——”和“﹏﹏”画出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学
(三)汇报学习成果:
1.指名读出小沙粒说的话。
2.指名读出同伴们说的话。
(四)出示句子,指导读
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换和“真诚”意思相近的词读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
变标点符号,学生再读,体会“?”“!”的用法
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
啊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出示两句话,对比着读
他再也看不见阳光、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填空练习:他再也看不见(),听不到()!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五)自己读1——4自然段再一次感受小沙粒的真诚和同伴们对他的惋惜。
指名五人分角色朗读,大家随着他们的读,感受当时的情景。
(文章再生动,毕竟以文字作载体,而让学生走进角色、换位体验,以课文角色的身份去朗读是孩子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但有利于更深刻地感知课文,而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再创造的有效手段。)
(六)学生用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怎样?如果他动摇了,会怎样?因为什么?
★自己再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时,小沙粒又是怎样做的?
学习6——8自然段
1.放录像,老师范读6——8自然段
2.现在,你就是这颗呆在蚌壳中的小沙粒,在这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中,你是怎样想的呢?把自己的想法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第九自然段省略号的旁边。
3.女生、男生、全班分别朗读6、7、8自然段,共同感受岁月的漫长和小沙粒变珍珠的坚定。
(通过老师饱含感情的朗读、课件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将画面优美的课件、旋律动听的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文本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学习10——12自然段
1.老师引读
2.出示珍珠图句子
★学生把自己当作是采珍珠的姑娘,练习读句子,表达自己对珍珠的赞美
3.同桌分别读11.12段。
4.同桌练习对话,把珍珠和伙伴们见面时的情景表演出来。。
(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在虚拟的情节中,主动地说,大胆地说。在自由交流的碰撞中学习、规范语言、激活思维,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5.全班交流
五.再读全文,扩展延伸:
1.自己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思考:现在,在你的眼里,这颗小沙粒还仅仅是圆圆的吗?他还是个怎样的沙粒?
(回归问题,提升课文主题)
2.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小结
板书:
圆圆的沙粒
↓
钻进
↓
几十年
↓
美丽的珍珠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会9个生字,写会10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欣赏珍珠,激发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珍珠,请大家欣赏。
2.出示珍珠图片或 ……此处隐藏18403个字…… ,指名说。
B,体会圆圆的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C,指导朗读。
7, 出示圆圆的沙粒理想的句子“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才。”
师引读:它坚定地说
它自信地说
8, 齐读 1 - 5 自然段,再次感受圆圆的沙粒的毅力和志向。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体会,让他们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和理解,同时教给读书方法,住重点词语、关键语句来读懂文本、理解文本。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积累文种好词好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板书设计 :
圆圆的沙粒
下定决心
沙粒 珍珠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15教材分析:
《圆圆的沙粒》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从网上找来形色各异、美不胜收的各种珍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沙粒与珍珠的反差,帮助学生领会故事的寓意。这篇童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对白极富儿童情趣,特别适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我把朗读作为训练重点,通过有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领悟重点词
“真诚、坦然、议论纷纷、动摇”的意思。从而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为文章中的情感、情境所吸引时,我适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设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颗沙粒,你会怎么议论呀?”等发散性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领悟每段的内容,概括段意。
3、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课件(各种形状、色彩的珍珠,沙滩景,海浪声,)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描写珍珠的精彩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反差,激趣导课:
1、同学们,在神奇的大海里,有一种美丽的珍宝。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配有音乐的各种形状、色彩的珍珠图片)
同学们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赞叹不已,你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形容它吗?
学生看了图片激动万分,纷纷用“熠熠闪光,光彩照人,光滑柔亮,绚丽夺目”等词来形容。
2、大海孕育了如此瑰丽的珍珠,真是令人叫绝,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海边的另一景物——(课件出示沙滩图)
请你也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它。
充满期待的学生看了沙滩图后情绪一落千丈,教室一片唏嘘声,有的用“黯淡无光”,有的用“普普通通”,有的用“不起眼”来形容。
3、在晶莹璀璨的珍珠和黯淡无光的沙粒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赶快翻开书,让我们来学习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
二、读悟结合,自主学文。
1、请学生开火车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明段落起止帮助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
3、学习第一部分(1~9自然段):
(1)、划重点,迅速感悟。
默读第一部分,在文中找出写圆圆的沙粒的句子,并划下来。
请学生读一读划出的句子,你读明白了什么?
学生甲:我从“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读懂了这颗圆圆的沙粒有美好远大的理想。
学生乙:我从“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读明白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已经仔细地想好了,下定了决心要变成有用之材,不是随随便便说的。
学生丙:我从“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读明白了这颗沙粒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嘲笑,已经拿定了主意。
学生丁:我从“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也不动摇,发现这颗圆圆的沙粒不在乎别人的风言风语,非常坚定。
(2)、读全段,整体体验。
自由读,读中悟:找出你最喜欢读的句子,入情入境的读一读。
(想象当时的场景,有感情的练习朗读,还可以带上表情、配上动作表演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
小组交流评议,推荐朗读的恰如其境的同学参加全班分角色赛读。
推荐出的学生分角色读,推荐出的同一角色赛读。
(在分角色赛读、评议过程中相机点播学生对“异想天开”,“议论纷纷”等词意的领悟。)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颗沙粒,你会怎么议论呀?
(3)、这段讲什么?
4、学习第二部分(10~13自然段):
(1)、播放浪花轻轻拍打海滩的声音,教师抒情、缓慢地引述:圆圆的沙粒怀着美丽的憧憬静静的呆在蚌壳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就这样(引读)“时光伴着……”
学生衔接读完第二部分。
(2)、这段讲什么?
(3)、这部分的“……”独立成段,它省略了什么?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圆圆的沙粒在想什么,做什么?
5、学习第三部分(14~18自然段):
(1)、在蚌壳里孤独度日的沙粒最终变成珍珠了吗?(齐答)这颗珍珠美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赶快在课文里找找。(默读)
学生甲:我从“珠光闪闪”知道这颗珍珠非常美。
学生乙:我从采珍珠的姑娘惊喜的高声赞美知道的,采珍珠的姑娘见过很多很多美丽的珍珠,一般的珍珠她都不稀罕了,她能惊喜的叫道“多么美丽的珍珠啊!”那肯定是她从来没见过的最美的珍珠!
学生丙:我从沙粒们看见奇异的光彩,不敢相信那就是圆圆的沙粒变成的,知道这颗珍珠美的惊人!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一棵硕大无比,璀璨夺目的珍珠图片。
请你读吧,通过他们各自的口气读出珍珠的美来!
(3)、这段讲什么?
三、演绎课文,深化体验。
请你们来当演员和小导演,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四、感悟寓意,拓展思维:
1、从这颗圆圆的沙粒的奇妙的经历中,你懂得了什么?
2、你还知道和这篇课文类似的童话、成语或故事吗?
你的经历中有没有类似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去努力,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五、回顾全文,质疑。
在这篇文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