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5-11-13 13:53:05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掌握水墨画中墨点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变化的墨色、墨点等技法创作一幅有趣的墨点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练习等活动,创作有趣的墨点画,提高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墨点变化的美感,感受墨点的趣味,形成对美术课堂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墨点的用笔及用墨方法。

难点:对笔、墨、水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并分享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小蝌蚪长什么样?猜一猜小蝌蚪是怎么画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具呢?

学生积极发言:视频中的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的游来游去像极了一串串跳动的音符;用毛笔、墨汁画出大大小小的墨点一个小蝌蚪就形成了!

教师小结:用简单的墨点,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这就是墨点的趣味,一起走进墨点的世界吧!从而引出课题《墨点的趣味》。

(二)描述分析

1、感知墨点

教师展示吴冠中的《林鸟》和齐白石的《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找一找画面中的形象由哪些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组成?哪个造型元素最吸引你?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画面中基本的造型元素有点、线,其中大小不一浓淡相宜的墨点组成小动物,更加吸引人,使画面格外的生动有趣。《林鸟》中加入少量的颜色也能够使画面别有一番风味。这些有变化的点、线、色进行组合就形成了新的形象。

2、体验墨点乐趣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置小体验:教师准备宣纸、毛笔、墨汁和一些颜料。

①分别蘸含水多的墨和含水少的墨,点在宣纸上,看看分别有什么不同?(含水少的墨色浓,含水多的墨色淡)

②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画几个大大的墨点,然后再用清水毛笔往其中几个墨点上涂抹,看到了什么现象?(遇到水的'墨点开始晕开,与之前的墨点相互交融)

③分别蘸取一些颜料,调入不同量的清水,在宣纸上涂抹,看看又有什么变化呢?(墨色和颜料有干有湿,相互交渗,形成了非常奇妙的画面)

3、墨、点的联想

展示单个的墨点并提出问题:

①看到这样一个单独的墨点,你能联想到什么?(小石头、花瓣……)

②添加上一个小尾巴,你又联想到了什么?(小蝌蚪)

③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请同学们想一想,艺术家运用了什么方法使画面中蛙声一片?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用六只随水摇曳的小蝌蚪表现了蛙声一片。而小蝌蚪的形象就是由大小、浓淡的墨点组成的。

(三)示范讲解

教师用墨点表现花朵,向学生演示自己的制作步骤以及思路。

1、构图。(选择适合的画面中心)

2、笔尖蘸墨色。

3、迅速在宣纸上画出四、五个点。在中间点上三个墨点。(用笔时,在控制形的基础上,用力挤压来表现墨的变化)

4、几朵花展现出来,画一些线条和适当的颜色,使画面生动。

5、调整画面,完成作品。

(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们自由展开联想,动手创作一幅墨点趣味的作品,注意用笔以及墨色的变化。

2、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作品后举办“墨点的趣味”,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并展示在相应的环境中。

4、其他同学从用笔、墨色变化等不同角度进行评析。

(如《金鱼》:内容——三条自由摇摆的小金鱼;手法——夸张;用墨——浓墨画头和大大的眼睛,淡墨画轻盈的尾巴。)

(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中国水墨画艺术家以及作品,同学之间互相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我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差,用“对比法”有是第一次。“对比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备课时我认定教学中要强调对比什么,怎样比,对比的结果和实践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哪些因果关系等。根据教科书我设计了如下流程;先导入讨论,说说在你们饮食生活中都品尝过哪些酸、甜、苦辣的食物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的基本形来表现这五种调,味,这时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依次比出他们所具备的形象来,为了能让每位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五味”来,可继续让学生做做肢体语言方面的对比实践来。

具体实施下来,整堂课有条不紊。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目标完成了,学生学会了在对比实践中通过对比获得了设计结果,并推断出了设计结果与对比的关系,但学生们却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我想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安排教学,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采用了游戏比赛导入,每四人一组在事先画好剪好的空瓶中分类装入“五味”。一下子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亲口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然后引出课题,猜猜怎样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接下来放手让学生通过“闻”“尝”用肢体语言或口头描述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给人的味觉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进行了图形的联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有趣的汉字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有趣的汉字,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有趣的汉字

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字的结构。

课前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 ……此处隐藏8181个字……

1.观察四季色彩,归纳出每一季色彩总的倾向性,并找出主色调。

四季的色彩:春天是嫩绿粉红的;夏天是浓郁翠绿的;秋天是橘黄棕色的;冬天则是阴冷灰色的。

2.进一步赏析设计作品的色调,体会不同色彩所激起的不同情感反应,以及色调对作品的熏染作用。

作业设计:

填色练习:选用一组色彩(为一个色调)表现一个季节,用色彩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要求:造型简沽,层次概括。用油画棒平涂。(包括四季的主色调、对比色类似色的运用等)。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师生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评价内容:对色调的表现进行分析,色彩联想的表达成果。

总结:色调是客观存在的,它给你带来无限遐想。只有当色彩能唤起人们心灵时,它才具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反思: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体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在想像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画出一个小闹钟。

2.较高要求:能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3.个性探究: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的小闹钟。

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的小闹钟、色彩、卡、颜料、范作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闹钟、卡纸、剪刀、胶水等。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美。

课堂导入

1、模拟钟表店的情景,播放各种“报时器”、时钟行走的“滴答声”。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各种精美的时钟图片。提问:钟有什么用处?

2、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小闹钟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又是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听一听、猜一猜感受报时器的声音。

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钟。

赏一赏钟表店里各种漂亮的钟。

1、激发学生回忆钟的形象,拓展审美视野,明确钟的作用以学习及本课的任务。

2、培养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情感。

课堂的发展

1、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①分析钟有抽象形和具象形两种不同的造型。分析动物造型的钟。

②找一找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时钟设计接力赛。提出“四美”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实用美。

3、评一评:

①钟座的具象形和抽象设计。

②钟面的“形状”设计。

③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设计。

④时分、刻度记号的创意变化。

4、设计与创作:

①讨论研究:怎样设计与创作?

②动手设计制作与装饰。

布置学生进行闹钟设计比赛,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轻声播放音乐。

1、观察各种闹钟的造型,了解钟是由钟面、时针、分针、秒针、刻度记号、底座组成。学习怎样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外形设计。

2、比一比:每人画两分钟,看哪一组的时钟设计能达到“四美”。

3、师生共同评议: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地明白设计的方法。

4、小组讨论:

①钟的外形与应用关系?

②选择什么材料?在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1、在欣赏和探究中认识钟的造型结构。

2、动物造型的钟启发想像设计,培养创造思维和设计意识。

3、通过竞赛的形式以及师生共同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设计、评比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把作品摆设在“时钟商场”里。模拟商场“购钟”活动

2、依据“四美”的评价标准进行选购。

3、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

4、同学之间互相欣赏选购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促进交流和互动。

课后延伸

把你的设计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并与爸爸妈妈一起修改作品。

加强学生与父母亲间的沟通。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一、展示收集、交谈理想实现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二、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3、分析与思考:怎样设计计划表才美观,使我们看到计划表就对行为充满信心?设计美观的计划表还应配上相应的装饰图案和画面,标题可用美术字进行美化。

4、尝试与发现:提问:计划表的设计除了绘制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法最特别?学生讨论,尝试剪贴、压印等方法设计表格局部和进行美术字的装饰美化练习。

5、学法指导:展示尝试练习的`效果,自由评述。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有学生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演示示范,指导解决学习问题。

6、交流设想,启示创意。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提出要求、创意设计

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的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将计划进行表格化设计。

要求:美观实用,计划内容与装饰画面富有统一性、趣味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述表达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2、学生互评,评选最佳创意作品、最佳使用作品等。

五、教学延伸:你制定的计划是可行的吗?课后去执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我们用行动计划明天、实践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能如愿以偿。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