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7 22:41:11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朗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训练手段,也是重要的训练目标。本文所描写的落日景象很美,很有诗意。通过“以读促悟,读中见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换成头脑中丰满的、具有诗意的形象,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认识绿线条里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抓住描写三亚及三亚落日的优美语言,感受具有诗意的三亚美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课题,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齐读课题后,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亚那里景色怎样?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

【意图: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前提是要有问题情境。由题质疑的两个问题,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条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相互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进行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要求通过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面向全体,检查评价。先指名学生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注意点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悄然无声、涨溢、搔着脚板”。再请多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语境,理解“倦态、硕大无朋、敏捷、缘故”等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意图: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中检查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分步导读,品味诗意

1、导读三亚美景。

从学生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三亚那里景色怎样”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三亚景色的第二自然段。再细读这一段,想想:如果要画一幅图,要画哪些景物,需要哪些色彩?

组织交流: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些景物中,自己最喜欢什么景色?为什么?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意图:通过如果画画要画哪些景,需要哪些色彩,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换成了美丽的形象。仅仅停留于此还不够,教学中还要使这些形象“活”起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2、导读落日美景。

(1)整体感知落日特点。由学生所提的第二个问题“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导读第1自然段,找出两个词语:“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从而对落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2)具体品味落日过程。先让学生读描写日落过程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落日的过程怎样美妙。——学生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组织讨论:一是太阳红扑扑的脸蛋,二是抖落下赤朱丹彤,大海(包括人、景)都染成了红色。指导学生用快乐、活泼的语气朗读。

再读第4自然段,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先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讨论:①太阳像个大红灯笼的画面。②太阳顽皮地在海面上蹦跳的画面。③太阳轻快、敏捷入水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整体朗读第3、4自然段,读出美妙绝伦,读出诗意。

【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在头脑中浮现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感知了日落,由活泼快乐到温和平静再到敏捷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将“美妙绝伦”、“真有诗意”具体化、形象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四、读全文,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赏读全文。在赏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背课文的第3、4自然段。

2、要求学生课外观赏家乡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写一篇习作,并在语言描写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意图:背诵课文是进行语言积累的好形式,而背诵课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学生内化吸收语言提供了帮助。】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2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他一点也不必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象真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三亚去欣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景象。

2、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3、听课文录音,从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他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4、读了这句话结合课文内容,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5、归纳出示。

二、解疑合探

合探一: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1、课件出示三亚风光图。(三亚地处热带,所以它有着独特的热带风光,他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地方。你们看,那里的天和海很蓝,那里的鸥很白,那里的沙滩金灿灿亮闪闪的美极了,那里的椰树挺拔俊秀。)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那赶紧看看作者笔下的三亚哪儿最美?

2、交流。(碧海蓝天白鸥秀树细沙)

过渡: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之极呢?齐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合探二:三亚的落日是怎样落下去的。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呢?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夕阳(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滑落的景象。

1、自由读三四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描写滑落前的句子是三自然段(投影出示)。

2)这段话中作者把太阳比做什么?(板书:像孩童)

3)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4)读这些词语,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喜爱之情)

5)仔细观察夕阳的 ……此处隐藏25376个字……觉以及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①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动、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教师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动画(课件),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按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学生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学生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出现学生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学生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学生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学生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向提供学生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九)课外作业。

回去向父母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色、惊讶等词。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描写落日语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富有诗意的美景,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录像:《三亚风光》)

一、深情导入,诱情激趣

1、(引读课题)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三亚,去观赏——三亚落日;

2、如果你来到三亚,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段中描写三亚热带风情的几组词语,配上海边风光图)

⑴我们先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

⑵ 谁来当一当三亚小导游,用这些词语给大家介绍三亚独特的风光(指名交流)。

3、的确,三亚的风光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神奇而瑰丽,在这么美的地方看落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呢?

⑴课件出示第一段(图文),指导朗读这一段。(随机板书:真有诗意)

⑵读中品味“真有诗意”、“美妙绝伦”。

二、品读赏析,沐浴日落美景

过渡:三亚落日真的这样美吗?那赶紧让我们亲自去感受这份诗情画意。

1、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过渡:三亚的落日是善变的,作者也善于比喻落日还像孩童?真是一个太奇妙的比喻了。

2、品读一“孩童图”

(1)文中哪一小节写到太阳像孩童?你从哪些语句或者词语可以看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2)指导朗读:我们真得感谢作者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孩童般快乐的落日。孩子的灵动可以感染一切,三亚的落日也像孩子般用它的热情感染了大海,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读出这种快乐和热烈。

3、品读二“灯笼图”

(1) 这是个怎样的落日?(光焰柔和,朦朦胧胧,色彩美,样子也很美) 为什么说像灯笼?

(2)这时的太阳光线是那样柔和,慢慢下沉 ,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齐读相关段落,读出依恋之情。

(4)出示辨析词语。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a、请你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注意文中加点的词,能不能替换成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自己先体会体会,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b、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

c、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读懂了作者,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这段话)。

d、引读:这时,人们都看呆了,惊讶得——(引导体会观赏者对日落的赞赏和惊叹,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4、品读三“跳水员图”

⑴课件出示:落日图

(2)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跳水员?为什么?(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3)指导感情朗读这句话。

5、小结:

⑴(对照板书:三幅落日图),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在作者的笔下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如诗如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引读:刚开始时,——,随后——,最后——

⑵你觉得这三幅图面能颠倒吗?这三个描写落日的比喻能调换吗?为什么?

6、其实在日落过程中,不光落日在发生变化,在它的感染下,天和海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文是怎么来描写的?

⑴学生交流(出示描写天和海变化的两句句子。)引读体会:谁醉了?大海怎么醉了?

⑵想象仿写。 这景色多美呀,多富有诗意,作者这里也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发挥了充分想象。夕阳下,还有哪些景物也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出示练写题) 夕阳映照下,海边挺拔的椰子树醉了, ,那飞翔的白鸥也醉了, ,还有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 (提示:可以用上学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加上表示描写色彩的词,学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一下。)

7、面对如此诗意般的美景,万语千言,凝成一句话——(出示第5节)

⑴齐读;

⑵其实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引导读出不同的感受);

⑶小结:真正的读书就是用心去读,读出自己的情感。

三、总结拓展

1、人们都知道在三亚看日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景色,亲身感受到了作者那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赞美。点击出示文中第一节,齐读。(此时幻灯片上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全部呈现)

2、首尾呼应的写法

3、三亚日出名闻天下,三亚日落同样美妙绝伦,其实风景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美”,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课件出示罗丹的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吧!

4、作业

( 1)背诵课文3、4节。

(2)课后阅读巴金的散文《日出》,感受另一番情趣,或者观赏江阴黄山湖的日落景象,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板书设计:

真有诗意! 孩童

三亚落日 大红灯笼

美妙绝伦 跳水员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