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预案

时间:2025-11-18 18:17:11
消防应急预案(集合)

消防应急预案(集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消防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消防应急预案1

为加强我饭店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餐厅员工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广大顾客及我餐厅员工的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本餐厅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每名员工都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的开展报警、灭火和疏散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全力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

二、组织及主要职责

1、组织机构:餐厅成立消防应急中心,下设灭火、通讯、疏散、救护四个职能小组。

主管消防安全责任人:

消防安全管理员:

通讯联络组:

疏散引导组:

安全救护组:

灭火行动组:

2、主要职责:

①消防应急指挥中心:平时指导餐厅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协助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协助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其他有关工作。

②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作,正确实施灭火工作。

③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细则,迅速报告“119”接警中心,准确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④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火灾区域人员从疏散通道和安全口迅速撤离火场。

⑤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

三、灭火战斗力量形成流程(灭火救援基本处置程序)

1、灭火第一战斗力量的形成

①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加灭火救援。

②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往失火地点,自发组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哪里发生火灾,就在哪里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初期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具体任务要求是:第一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使用灭火器材灭火,并大声呼叫周边员工报警、增援。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引导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

2、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的形成:

①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餐厅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程序》处置。确认火警后,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并拨打“119”电话报警,同时报告餐厅值班领导。

②本餐厅员工和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灭火、通讯、疏散、救护等各个职能小组成员在接到火警通知后,接应第一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第二战斗力量应听从消防应急中心的统一指挥,并按本预案规定程序和要求实施灭火、救援。第一战斗力量应协助第二战斗力量工作。

四、报警和接警处置的基本要求

1、无论任何部门或人员(本餐厅)发现火灾,应立即向“119”公安消防队报警。

2、报火警时要沉着冷静,应讲清以下内容(特别是向公安消防队“119”报警时):

①失火场所的准确地理位置。

②尽可能地说明失火现场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

③报警人姓名、住址、工作餐厅、联系电话。

④耐心回答接警人员的询问。

五、应急疏散组织措施与基本要求

1、疏散引导组应首先疏散被火热围困的顾客,然后再疏散火场周围的物资。疏散出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通道和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疏散引导组应注意自己的安全,提前作好必要的防护。

2、引导人员疏散时要不断用手势和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维护秩序。例如:对周围惊慌失措的人喊“请往那边走,那里安全”,并正确指示疏散方向;或大声呼喊“请跟我走”,采用正确方式带领受困人员到达安全地带。

3、引导人员疏散应利用消防安全通道,或其他能够到达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照快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场外。疏散引导组人员应仔细检查,以防疏漏人员。

4、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六、灭火的基本要求

1、负责灭火职能的工作人员(或灭火行动组)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2、发现有人员被火热围困,应先救人、后灭火;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灭火人员应听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在公安消防队到到火场后,应积极配合其灭火。

七、通讯联络、安全防护等基本要求

1、通讯联络组

①通讯联络组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餐厅消防应指挥部及各行动小组到达火灾现场;

②根据消防责任人的要求,将停电、供水、车辆调配、灭火措施等指令传达到火灾现场的各行动小组;

③及时反馈火场进行情况,保障火灾现场与外界的信息畅通,担负寻求相邻餐厅支援的联络工作。

2、安全防护组

①安全防护组接到指令后,应快速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现场保护、控制局面,同时控制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清理火场周围停放的车辆远离火场。

②火灾扑灭后,要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派人保护好火灾现场,并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八、演练程序及基本要求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由饭店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组织实施,全员参与。演练前做好充分的作。

当餐厅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下达“假设餐厅厨房(以此为例,具体演练地点随机确定)发现初期火灾”的紧急信息后,演练工作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1、餐厅厨房的员工及附近部门的员工应按照餐厅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迅速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并做到三个同时:

①灭火:距起火点近的员工立即取用身边的灭火器迅速跑向假设起火部位,摆好灭火姿势,做好灭火准备。距室内消火栓近的员工迅速接好水带、水枪,并铺开水带跑向起火部位,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

……此处隐藏18966个字……风和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现象。

(2)严格落实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停送电的安全措施。因临时停电或其他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瓦斯检查,只有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否则,必须首先制定瓦斯排放措施。

(3)排放瓦斯前必须制定专门的瓦斯排放措施。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报批,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

(4)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假检现象;巡回检查人员要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检查。

(5)矿井按规定配齐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下井人员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佩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6)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煤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及瓦斯涌出异常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

(7)加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保证系统完好正常运行。各采掘工作面和机电峒室等要按要求上齐、上全监测探头,瓦斯断电功能做到数据准确、灵敏可靠。

(8)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发布矿井安全监测信息。各矿井要建立健全安全监测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规定安全监测信息发布流程;配齐安全监测机房值班人员,保证安全监测机房24小时有人值班,并应确保监测主机超限声响报警功能正常。当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产,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将瓦斯超限的原因、处理情况、防范措施等反馈给企业总调度室。

(9)建立完善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矿井采掘抽关系要合理,积极探索适合本矿井的瓦斯抽放技术、抽放工艺、抽放方法;抽放效果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方可布置工作面回采。要合理布置钻场和钻孔,提高矿井瓦斯抽放率,减小风排瓦斯压力。

(10)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消灭掘进头瓦斯事故。高瓦斯矿井必须完善“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2)预警行动

煤矿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甲烷,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有:

(1)甲烷积聚超限且浓度达到5%~ 16%;

(2)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2%;

(3)引燃引爆热源必须大于甲烷最小点燃温度650℃~750℃。

在一般的矿井条件下,氧浓度是满足的,只要积聚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同时具有引燃热源,就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因此,矿井须加强对瓦斯积聚程度的监测,一旦发现超标,就要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5、信息报告程序

矿井调度室接到瓦斯爆炸事故汇报后,立即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将事故概况向值班矿长汇报,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指示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矿山救护队、矿长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等。

6、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由应急办通过电话或对讲机通知指挥部全体人员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当发生了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30人及以上被困井下,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及以上死亡时,则为I级响应。

(2)当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10~ 29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可能导致10~ 29人死亡时,则为Ⅱ级响应。

(3)当发生了较重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10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时,则为Ⅲ级响应。

(4)发生了一般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1~3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即将导致1~3人死亡时,为Ⅳ级响应。

2)响应程序

矿井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负责启动报警器报警,调度室应通知立即撤出井下人员,并切断井下的电力供应,防止由于使用电器引起的爆炸。

调度室按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应急办立即通知企业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和矿山救护队、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赶赴事故现场。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值班矿长或企业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任命副总指挥或指挥部有关成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

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并指挥和调动矿山救护队和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行动,直至灾情消除、被困人员获得解救。

3)处置措施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应采取如下措施。

(1)采取瓦斯排放措施,防止封闭区瓦斯聚集。一般高瓦斯煤矿工作面都有瓦斯抽放系统,工作面因火被迫封闭后,应继续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直至确认封闭区不再有爆炸危险性,以防封闭区瓦斯浓度再次聚集而发生爆炸。

(2)采取从地面注惰气、注氮等方法降低封闭区氧气浓度。封闭时,发火区温度、氧气浓度都很高,所以不能在火区附近工作。此时可以从地面向火区注氮,降低火源点附近氧浓度和煤温,保证工作面安全。

(3)消灭火源高温点。采取向发火区注凝胶等方法,使高温点温度降低到可引起瓦斯爆炸的下限温度以下。

(4)用水封闭火区,如果发火区两端比较低,可以在撤离了人员的情况下,向发火区所在巷道两端送水,直至用水封闭住该火区。当火区用水封闭后,能够保证密闭无漏风,而且一旦封闭区内发生爆炸,两端的水密封能有效地消除爆炸引起的冲击波,防止爆炸引起的大火蔓延。

4)注意事项

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情况;

(2)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3)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测各气体成分,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4)检查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5)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

(6)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道路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7、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企业应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部通风机、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等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2)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

同时,企业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8、附则

1)编制与解释

本专项应急预案由矿井调度室负责编制和解释。

2)实施日期

本专项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实施。

《消防应急预案(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