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8 11:41:10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

2.读文后,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耍”

6.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7.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五、课堂练习

1.正确书写本课14个词语,每个词语认真书写2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 说一说, 在这样一个地方, 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 ]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 读一读, 再说一说, 自己读懂了什么。

3.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 合上, 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

六、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时 间:早 上——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绿 色——金色——绿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像拳头——张开像手掌——合拢———合拢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充足的空间,通过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既可以谈学前、学后对蒲公英的认识,也可以谈自己喜爱的花草,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然后让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这样,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学习语文是有趣的。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课件出示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板书:16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词。

蒲公英盛开玩耍喊打哈欠钓鱼而是观察

有趣喜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 ……此处隐藏29972个字……制作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时间:

早上——中午——傍晚

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张开——合拢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3.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

二、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小组内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3.开火车读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如“蒲、盛”等。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检查课文朗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评价标准:朗读正确

朗读流利

三、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一:

四人一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通过具体的描写想象文章内容是什么样的图景?试着给自然段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金色草地图。

第二段:兄弟草地玩耍图。

第三段:草地的变化图。

第四段:我们喜欢蒲公英。

2.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连接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3.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讨论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课堂小结

1.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图片和资料。

2.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了解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金色的草地》,齐读。

2.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二、学习任务三:研读课文,体会变化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看满地盛开的蒲公英花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2.同桌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2)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3)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

散去的情景。)

3.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在文中画出来;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请用“

”画出来。

评价标准:找出草地发生的变化

找出变化的原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相关句子。

(2)出示填空题,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说说草地的变化:

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

小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

(4)交流变化的原因:

①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②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③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小结:

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合拢了;

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张开了;

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5)齐读本段。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

一种花?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四.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观察实践

1.播放有独特之处的动植物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事物的变化特点。

2.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播放的动植物,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特点。

3.出示观察记录单,学生交流观察所得。

4.交流课前准备的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5.教师小结: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再平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

五、点评反馈、交流修正

选择好的观察记录单与大家共享,并且对记录好的学生口头表扬,给以鼓励。

当堂检测

将所观察到的某一种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某处场景,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观察所得。

作业内容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写在摘抄本上。

2.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写写你的新发现。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