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0 16:05:09
《麋鹿》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麋鹿》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麋鹿》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麋鹿》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我国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3、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抓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麋鹿这篇课文,师生共写课题。(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加深了对这两个字的印象)

2、看了这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3、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效果

(一)出示字词

悄无声息、哺乳动物、跋涉、繁殖力、公爵、颠沛流离;

遁入草丛、沼泽、觅食、销声匿迹、别墅。

(1)多种形式读词语。

(2)觉得哪个词最难理解,一起说一说。

遁入草丛结合语段理解

有一个词与“漂泊不字”意思相近,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是哪个?注意“沛”字右边的写法。

(二)理清课文脉络

1、生汇报,相机板书。

外形特征,生活习性(2~4)

传奇色彩(5~7)

(边读边概括,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抓住主要内容来概括了)

2、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也就是谭文的主要内容。出示填空:《麋鹿》主要写了麋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精读课文

1、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唐老师建议你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自豪了?忧虑了?愤怒了?……

2、多媒体出示这些情感。

3、生汇报自己的情感体验。

4、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老师这里有一头麋鹿,你能辨认一下,它是否是麋鹿?

5、出示驯鹿图片,生辨认、交流。(提示:从文中介绍关键语句辨认,相机出示相应的语句)读课文的第2、3小节。

6、你们交流的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些特点来写的。(出示:抓特点)这不是麋麋而一只驯鹿。想看真的麋鹿吗?

7、出示麋鹿,请同学们作讲解员,上台讲解。

师相机创设问题:麋鹿有很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他身上的哪些特征与湿地环境相适应?

8、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驯鹿与麋鹿的区别了吗?读书不是死读书,要活学活用。

9、传奇经历:

(1)从三条线索出发,探索麋鹿的传奇经历。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有→销声匿迹→120头→几乎绝迹→400多头;

3000多年前→汉朝→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南部→英国→回到祖国;

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次面临绝迹而又奇迹般地枯木逢春,几度漂洋过海,足可以说明麋鹿的传奇色彩,麋鹿家族这几年来哭过、累过、痛过、委屈过,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了。

(2)出示句子,体会“放养”和“饲养”的细小差别:

黄海滩涂上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五、总结课文

现在麋鹿已结束了它大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让我们一起为麋鹿的新生活喝彩吧!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

17、麋鹿生活习性

《麋鹿》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了浓浓的情趣,比如说“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马、牛、驴这四种动物的组合体,都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传奇色彩、坎坷的经历,融入了历史知识,更然人兴趣倍增。

基于以上几种因素,在学习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时候,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先有学生读课文,理清这部分内容的框架;然后再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提示,由学生结合提示细细研读课文,自主学习感悟。

这节课共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合作学习是结合课文重点内容展开的。是在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商讨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经历。并通过感情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麋鹿多灾难的命运中领悟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感受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合作是针对课文最后“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这句话中的“新生活”展开想象的。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更多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自主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二、 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都介绍了 ……此处隐藏18555个字……能具体地介绍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吗?

B、“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抓住“重250千克引导学生与自身体重进行比较体会麋鹿的“大”。像我们这样将麋鹿体重与同学体重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你能为这句话再添上作比较的方法吗?

像这类说明性的'文章,还要做到科学,大家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吗?)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师:介绍体重的时候课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儿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2)创设情景学习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A、蹄的作用

(1)学生说蹄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来是因为它——在水中活动(板书)

B、尾的作用

(1)学生说尾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长这样的尾巴与它……生活在沼泽有关(板书)

师:听了麋鹿的辩解,我们发现它有着“在水中活动,在沼泽生活”的生活习性

在生活习性方面,麋鹿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才发育完全。”

师:这句话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读句子)

D、草食性哺乳动物

(3)你觉得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学习第一段。

2.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导说: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这里还可能出现哪些情景呢?

(4)像这种让麋鹿自由觅食、自由活动的喂养方式就叫——放养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当一回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吗?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1)小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布置作业(习字本)

七、板书

麋鹿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体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独一无二)繁殖力低

蹄(宽大)在水中活动

尾(最长)在沼泽生活

毛(变化)

《麋鹿》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4、写法迁移,弄清作者怎样抓住显著特点介绍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学生对生动刻画一种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更为清晰。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教学难点:写法迁移,弄清作者怎样抓住显著特点介绍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学生对生动刻画一种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更为清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和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以姜子牙选座骑的故事导入。

2、板题:17、麋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反馈

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交流个别重点词语。

(3)交流初读收获。

课文主要讲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课文讲了麋鹿的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讲了麋鹿现在生活的很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想想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麋鹿的?

2、交流

第一部分(1)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生活的很舒适。

第二部分(2-4)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第三部分(5))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四、精读第二部分,了解麋鹿。

1、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姜子牙为何独爱上了这种四不像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领略一下麋鹿的奇特。

2、指名读此部分,想一想,麋鹿长像奇特在哪?

(1)学生交流:(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2)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媒体资料展示,形成对比,加深学生对麋鹿奇特外形的印象。

(3)文章是还具体介绍了麋鹿哪些方面?

3、除了奇特的外形,此部分还介绍了什么?(繁殖能力低下)

表现:怀胎时间比一般鹿要长,且每胎只产一仔。

4、为了加深对麋鹿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读此部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了初步了解,相信你们心中还会有一些疑惑。回去准备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交流。

六、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

模仿介绍麋鹿的方法,任写一个小动物片断。

《《麋鹿》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