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2 22:42:35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学设计1

一、学习“我的发现”

1、板书:我的发现。

(学生读一读)

2、观察图画,引导发现:

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根据提示,学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

(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

二、完成“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⑵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⑶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2、读读背背:

⑴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

(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诵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吟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⑵指导背诵。

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⑶展示。

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3、我会说:

⑴指导说说:

读读横红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

⑵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

三、展示台

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是搜集描写春天的词句;是展示有关春天内容的书法作品;还可以唱唱有关春天的歌曲,创编赞美春天的舞蹈,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2、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期才艺”奖。

四、教学效果测评

1、个别指导,进一步保证每个学生知识积累落实。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小组里抽背春联。

(点评、表扬)

五、拓展性学习

展示自己搜集的春联。

语文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看清笔顺、写好铅笔字、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的课程实际,说说共有几门课。再借助拼音读准词语,然后练习描红。在此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课程表。第三项练习,加标点,再分角色读一读。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先练读,在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分别填上问号和句号,再分角色练读。最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精心制作的课程表有什么作用。这样既进行了字词句的实际练习,又启发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语积累”这种练习形式,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然后再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或多媒体,再现中国申奥成功后,人们在天安门广场庆贺的场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开心、激动的心情,从而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这是以介绍自己的家庭为内容的一种言语交际训练。在教学时,先让一起来欣赏一部有趣的动画片《小白兔找家》,讨论:为什么小白兔找不到家了?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明确了要求,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家。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来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家,并请其他学生做评委,说说谁把他的家介绍得最清楚。练说时,要注意说好开场白,说话时要有礼貌,并把事情说清楚,做到态度大方,表情自然,声音响亮。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的笔顺、笔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练习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写字。

3、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识字,加强对所学偏旁部首的印象,掌握生字的笔顺。

4、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的,籍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5、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读读背背,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背背,做到正确、流利。

7、口语交际,鼓励学生能大胆地当众说话。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汉字的笔顺、笔画。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20日总第1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认识汉字的笔顺、笔画。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汉字的笔顺、笔画。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练习1》,板书课题:练习1激发兴趣,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

(2)组织讨论,明确题目意思。

(3)教师小结:读准每一个字,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此处隐藏28468个字……回答,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共同把画完成。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诗之韵,读中品)

1.师:(观察黑板上的画)你们看,在我们的认真观察、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了这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看着这幅画,再读读古诗,看一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习前两句诗。

(一)生回答诗中描绘的景物:草、莺、柳(教师板书)

(二)通过播放课件图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

(三)师指导学生朗读前两句,突出重点词,指导读法。

3.学习后两句诗。

(一)(出示课件)师:你们瞧,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板书:儿童)

(二)你们放过风筝吗?

(三)哪个字最能看出孩子们特别着急放风筝呢?看着乡村的孩子们快乐的放起了风筝,此时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交流并回答。

(四)指导朗读,体会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五)总结并板书:爱春天赞春天

五、品读全诗。

出示风筝动画,跟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吟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师:除了《村居》,还有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说一说。

(二)课件出示咏春的诗句,学生朗读。

(三)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再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画一画。

七、板书设计

村居

景:草 莺 柳

当场作画

}爱春天

人:儿童

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这首词。

2、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秋月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检查预习

宫阙(què)玉宇(yǔ)朱阁(gé)

绮户(q)无眠(mián)婵娟(chánjuān)

三、简介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词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四、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研讨分析词的内容:结合注解,疏通文句。

3、思考讨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

讨论概括: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讨论概括:实景:明月、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③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讨论概括: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4、小结

①文章结构

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

下阕怀人(抒情)情景交融

②主题: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对亲人的思念。

五、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1、配乐朗诵

2、体会诗情

六、发挥想象,再现情景

听歌曲,再现情景。

七、迁移

1、课后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赏析喜爱的咏月明句。

例子:这是一位同学对《静夜思》的赏析,请大家模仿它,说说你喜爱的咏月名句。

我爱这首诗的自然美,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给人一种朦胧美。我也爱这首诗真实的思乡情。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情境,分组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的文字魅力。

教学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的轶事。

2、向父母等长辈询问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个名字都蕴藏着语文,这节课我们将要进行“口语交际”,主题是“名字中的语文”。

二、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目标

1、自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1)学生自读提示。

(2)讨论交流口语交际的要求及内容。

2、师生共同却东各项交际要求及内容。

三、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字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字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字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四、猜想性评价

1、教师列出若干本班学生的名字,请学生进行猜想性评价,本人验证。

2、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五、创意性表达

1、了解你最感兴趣的同学的名字的来历。

2、根据其特点写赠言。

3、全班交流评价。

六、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手机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资料。

2、吧大家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七、小结归纳

通过口语交际,加深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发吃饭胡来的文化气息,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你还有那些收获呢?自己归纳一下吧!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