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课件;
学生: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人民币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这么多种人民币,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些是用金属做叫硬币,你们认识吗?2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认一认)
(2)反馈。查问有没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好,那老师现在来考考你。
集体认识。先出示1元人民币(出示新旧版,注意展示一下反面给大家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及爱护人民币教育。),再出示其他人民币认一认。
小结:我们在辨认人民币面值时,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加以区别的。
2、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吧!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分的方法,然后再试着分一分。(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操作。)
师:好多小组已经分好了,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分的情况?
可能:
(1)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了纸币和硬币。
(2)我们组把人民币几元几元的分在一起,几角几角的分在一起,几分几分的分在一起。……
师:(板书: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小组展示分类方法。
3、认识整套人民币,学生看书说说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样币)
师:你能看出他们这一组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队的吗?
师:可见,人民币从小到大依次是……
生:1分、2分、5分、1角、……100元。
问:人民币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
4、元角进率:(换钱游戏)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做个换钱游戏,好吗?出示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让学生相互之间动手换一换。(反馈)随意换情景:出示图片帮懒羊羊解决问题。(板书:1元=10角)
三、实践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下面开一个小小的商店玩一玩好吗?谁愿当售货员?(选出几人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顾客每人手里只有一元钱?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去买,营业员和顾客都要算好帐。活动后介绍1元钱你买的什么?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什么知识?回家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 ……此处隐藏18162个字…… 再用图摆一摆,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3)猜一猜,逆向思考。
小红买书之后不小心将账单弄脏了,请你能帮她还原账单吗?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通过逆向思考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解题策略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平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平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