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凡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教 法】讲解、引导
【学 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大家很感激?
二、学习课文(8分)
1、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分组交流: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3、当时的火势怎么样?(找出描写大火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课件随机出示:(10分)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思考;你从这些句子中知道了那些火灾自救的知识?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导朗读)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思考:(5分)
1、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2、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小结:
五、讨论:(5分)
1、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总结:江凡也是一个小英雄,他在十分危急的时候,能够不慌张沉着冷静地想办法就出大家,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全班合作)(3分)
七、当堂检测:(7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 ) 迅速—( ) 沉着--( )
勇敢--( ) 结束—( ) 普通—( )
2、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江凡趴在地上。 江帆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
(2)我们迎着朝阳。 我们向田野走去。
七、作业:(1分)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板书设计】:
江 凡
害怕喊想
}遇事冷静、机智
镇静拿包扶
江凡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江凡》一文是“小英雄” 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记叙了10岁的江凡面对火灾不仅能冷静地想办法进行自救,还救出了奶奶和邻居。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会1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受火灾的紧急与恐惧,体会江凡的冷静与机智。
【学情分析】
上周学校刚刚对学生集中进行了防火自救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并进行了防火自救演练,对学习本课进行了很好的资料铺垫。
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遭遇过火灾,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要借助音像资料、语言渲染、朗读课文充分地引导学生感受火灾的紧急与恐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同学们,上周班会课我们观看了录像,还记得是什么内容吗?之后,我们学校还进行了安全自救演练。但是,演练毕竟只是练习,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一场火灾真的降临在你的头上,你会在么做?(不要求学生回答)
20xx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就因为一个小商店的忽然着火,引发了一场特大火灾事故,导致19人死亡,24人受伤,损失非常严重。那么,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孩子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火灾又会怎么做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个名叫江凡的孩子和这个真实的故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会生字。
1、自读课文,认会生字。
2、检测生字词。
预设从字形、组词、意思及生字的识记与运用各个角度进行考查、检测与练习。
3、齐读生字词,巩固识记。
4、同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深入学文,读中感悟。
1、初步交流:通过读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这是一场怎样的大火?当时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如下:
(1)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势庞大,情况紧急。指导有感情朗读。
(相机引导,重点抓住“迅速”、“蔓延”,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感受火势的庞大;通过评价、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语速变化、停顿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2)抓住描写楼道里烟雾腾腾的一段话,启发: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处境怎样?
师:据统计,火灾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烟呛死的。可想而知,当时,在烟的笼罩下,人们一定觉得很——指导学生读出人们的难受。
(3)耳闻不如亲见,同学们想不想亲自走进现场,去感受一下火灾发生时的情景?(观看火灾录像)
火灾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齐读这两段话,带着你对火灾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火灾发生时的情景。
3、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烟包围着的小楼上,你最想干什么?
是啊,逃,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快逃出去,那么,现场的人们和江凡又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和句子。
4、交流:人们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创设情境:是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进入甜美的梦乡,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了,一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在喊……有的在叫…… ……此处隐藏2884个字……解读人物的个性,再通过对比描写和环境描写的铺垫,烘托主人公的英雄形象,使得课文能浑然一体。)
三、感悟江凡的话,升华主题
过渡:
师:事后,当大家都夸奖小江凡是个英雄,他却很谦虚。男同学把江凡说的话读一读。
(1)男同学朗读江凡说的话
(2)师:听了小江凡的话,你是不是更喜欢他呢?为什么?学生交流。
(3)总结:江凡觉得自己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有了学校的教育和爸爸的帮助,他是多么谦虚的孩子啊!
(4)全班齐读小江凡的话。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师:小江凡当时才十岁,和我们的年纪差不多,读了小江凡的故事,你想对江凡说什么呢?
1、学生自由表达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例子谈感受)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联系自己谈体会,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2、总结: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大家遇到事情也一定能向小江凡一样勇敢、镇静、机智。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作业乐园
1、抄写自己最受感动的自然段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搜集你敬佩的英雄的图片或资料。
江凡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词,学写“凡、烧”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学写“凡、烧”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火灾现场人的紧张与恐惧,体会江凡的冷静与机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火灾视频,学生观看。
2、师介绍:这是一件真实的事。20xx年3月1日凌晨3点,人们正在梦乡中熟睡,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府街达亨食品有限公司副食品批发市场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火灾中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从大火中带着30多位邻居安全逃生。这个孩子就是江凡。
3、板书课题《江凡》。(1)读课题。
(2)指导书写“凡”字。(第一画是“竖撇”,第二画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画的“点”要写在横中线上)
A、观察。 B、描红。
二、初读,检查预习。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自然段)
2、指七名学生读课文。(生评议)
3、检查识字。课件出示:
A、碰倒(1)指名读。
(2)口头多音字拼读音节,组词。(dǎo:倒霉、摔倒;dào:倒立、倒影)B、迅速、逃走
(1)共同之处是什么?表示什么?(都带有“辶”,多与“行走、行动”有关)C、镇静物品混成一片呛下楼扶着挤来挤去烧(1)认读词语。
(2)加点字的共同之处是什么?(都是“形声字”,“左窄右宽”)(3)指导书写“烧”字。观察要注意什么后再书空。 D、惊慌(1)指名认读。
(2)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都带有竖心旁,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三、阅读理解。
(一)理解火情和人们的惊慌。
1、谁惊慌?从哪些举动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惊慌?(1)读书,找出句子。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2)分析从哪此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内心的惊慌?(3)带着惊慌的语气读这两个句子。
2、人们如此惊慌,火情到底有多严重?(1)读课文,找出描写火势的词和句子。
一天夜里,江凡家楼下的食品忽然起火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火苗的呼呼声)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2)分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到火情很严重?忽然——起火急迅速蔓延——火力猛呼呼声——火大浓烟雾腾腾——烟浓
(3)读出形势的严峻。(找出的词重读,起火一句读快一点;烟大一名读缓一点)
3、师导:火这么大,烟这么浓,而且谁也不知火还要烧多长时间,因而人们是那样的——(生接)惊慌。
出示句子,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火情的内容,女生读人们惊慌的内容)
一天夜里,江凡家楼下的食品商店忽然起火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人们
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二)理解火灾中江凡的沉着冷静。
1、“惊慌”的反义词是什么?(镇静)
2、在这些惊慌的人群中,江凡是镇静的。在课文中找找,江凡做了什么?用“——”划出表示江凡动作的词?
(1)读一读,找一找句子。(2)找出江凡做了什么,画出动词。
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脚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
(3)江凡为什么要这样做?阅读资料。(出示课件)
(4)同桌讨论:江凡为什么要这样做?(趴在地上、弯腰——躲开烟,包住口鼻——防被烟呛)
(5)从他的做法你可以看出什么?(他懂得自救的方法)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你觉得江凡是个英雄吗?为什么?(火灾现场,他救了自己,救了邻居)
2、在这样的场合,他能自救、救人,靠的是什么?(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3、人们和你一样,也在夸他,看他是怎样认为的?(1)出示江凡的话,读一读。
“我爸爸一直教我遇事要冷静,学校里也多次演习火灾自救,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
(2)说说他是怎样认为的?(沉着冷静——爸爸教的;机智勇敢——学校自救演习)(3)他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谦虚)
五、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又谦虚的男孩——江凡。
2、火被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通过作者的文字目睹了这一幕后,你想用一句怎样的话来称赞这位年纪小小的少先队员?你还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1)指名说说。(2)任选一题写一写。(3)指名汇报,读一读。
六、拓展。
观看火灾现场自救动画。
七、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江凡的事迹。
2、给爸爸妈妈讲一讲火灾现场的自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