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案1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家委会会议,使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明确本学期幼儿园的工作重点,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通过家园合作,双方教学相长,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时间:xxx月xxx日
地点:四楼办公室
二、会议内容:
(一)园长发言:
1、介绍幼儿园情况:新增了公办教师,添办了塑胶场地,硬件与软件均更上一楼;大班共三个,中班两个,小班两个,托班一个;介绍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2、讲述家委会的重要性,欢迎各位家长成为大洋中心幼儿园的第一任家委会成员。
3、陈述家委会的.职责:协助与监督幼儿园工作,使幼儿园更上一楼。
(二)选举家委会各部门的代表
卫生检查代表:xxx
宣传代表:xxx
教育教学监督代表:xxx
食堂安全检查人员:xxx
生活环境安全检查人员:xxx
(三)家委会讨论与意见。
三、会议上教师安排:
主持:罗老师
拍照:谢老师
招待:范老师
会议记录:陈老师
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案21、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明确教育目标班级家委会要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明确班级的教育目标,为班级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出谋划策。
2、反映家长意见,协调班主任与家长沟通
班级家委会要反映家长的意见,协调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3、参加班级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准备工作
班级家委会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做好准备工作,为班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事务性服务工作
班级家委会要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事务性服务工作,为班级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每个家委会成员都应向其他家长和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此外,他们还应参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定期听取幼儿园园务、教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家委会成员还应向广大家长宣传教育并在行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他们也应该为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尽力为幼儿园办些实事。
在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上,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形式。我们有每学期的重点专题内容,也有连续性、全面性的活动内容。主要形式及内容如下:
1.专题性的家长讲座。我们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讲座内容,并在将要进行“家长讲座”前,征求讲座内容、形式等意见,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我们的讲座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入小学准备》、《家园合作做好新生入园》、《儿童家庭保健常识》等等。
2.小型家长会。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一学期举行两次。我们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班级各项教育活动内容及家长配合的方面或汇报。我们的幼儿以语言、音乐、劳动、自我服务等项目的内容展示给家长。
3.全园开放日。我们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对家长的开放活动日,让家长能亲身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程序及研究、劳动、游戏、锻炼等教学内容,并进行意见反馈。
4.家园亲子活动。我们有家园同乐会,家长、幼儿、教师共同参加。项目有《快乐冬令营》、《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我们还有“六一”联欢会、毕业典礼,大班家长与幼儿、老师共同参加活动,一起唱歌、跳舞,抒发对幼儿园、对老师的热爱、眷恋之情。
5.科学育儿宣传栏。为了指导家长更好地科学养育幼儿,我们以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隔离护理”、“保护牙齿,防止龋齿”、“体弱儿、肥胖儿的喂养、锻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微量元素的作用”等等,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6.家园联系栏。每个家委会成员都可以以各种形式与幼儿园联系,使家长和幼儿园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同时能积极鼓励广大家长为幼儿园献计献策。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家园联系栏,每月初定期更换内容,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本月的研究和活动内容。
幼儿园设立了“园长信箱”,方便家长及时与幼儿园沟通。园领导坚持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交换意见。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中遇到困惑,他们可以多次与园领导交换意见,征求教育方法。
幼儿园订阅、收集《家庭教育》、《家庭保健报》等家教刊物作为学校教材,并积累各项讲座的讲稿。
通过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幼儿园使家长逐渐了解和明确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家长们热情为班级和幼儿园服务,幼儿园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案3一、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合作,更好地发挥全校学生家长助教兴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使全体家委会委员达到“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信息的渠道”、建立“互信、协作、理解的桥梁”的良好效果,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管理,让家长了解学校的'主要工作,以便共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活动时间:
班级家委会暨级部家委会3月27日下午4:30——5:30;
校级家委会3月27日下午5:30——6:30
要求校级家委会参加级部家委会后按时参会。27日前下发相关会议通知。
三、班级家委会暨级部家委会地点:
一年级:一年一班;
二年级部:一年二班
三年级部:一年三班;
四年级部:四年一班;
五年级部:四年二班
(当天提前由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布置好会场,主题:家校合育,编织阳光——-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家委会暨级部家委会工作会议)
校级家委会地点:二楼会议室暨家委会办公地点(提前准备好能上网的电脑)
四、会议准备:
1、德育处全面统筹指导、督导,此方案校委会、班主任人手一份,培训到位。
2、校委会成员、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对会议精神非常明确、安排清晰、落实政策到位。
五、参会人员:
各班级家委会成员、学校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建议成长导师有时间参 ……此处隐藏8709个字……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的说:“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又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老师,它是你启动家长心扉的钥匙。
二.尊重理解、艺术沟通。
班级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简单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从陌路到为了孩子而相识,相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过程,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家长,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老师都应做到分类管理,见到不同的家长讲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
1.中三班时,我将班上33名家长作了一个统计,从年龄层次上分,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家长18名,占总数的55%,三十岁到四十岁的15名,占总数的45%。但这其中有30%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或长期居外工作,而将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爷爷奶奶。
对于这些二十到三十岁的家长,我们老师要以积极鼓励,大胆培养的方法去引导他们,使他们成为老师的传声筒,家长的贴心人。这些家长思维活跃、开放,对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乐于接受,他们喜欢阅读一些科学育儿的书籍,但对其中又有许多困惑。这时我们老师首先要尊重他的想法,分析他的作法,帮助他们找出更好的办法。我班吴桐小朋友的妈妈是个全职妈妈,不用上班专门在家照顾吴桐,而且还自己买了许多书籍,我就邀请昊桐的妈妈一起商量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鼓励她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家长会上现身说法,,将经验与其他家长交流。后来,我又发现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比家长与老师的交流更自然更融洽,
所以,我又提议以“家园对对碰”的形式,让家长
互相之间留下电话号码,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互相联系,聊一聊孩子,聊一聊幼儿园。结果,吴桐的妈妈被选为活动组织者,我的培养对象成了我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而对于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我们老师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长辈,每时每刻都表现出真诚与尊敬,一句“您老身体还好吧!”“您的儿子真孝顺!”这种传统的拉家常,使我们就象一家人,记得去年元旦,易霖峰的爷爷买了一件新外套,特意穿到幼儿园来问我:“姑娘,你觉得我穿这个行吗?看着头发花白的老人,我激动得连连点头。从这种信任中,我感受到了老人的真诚。”当然,老人们传统的育儿方法难免有些陈旧,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取长补短,一方面尊重他们好的做法,另一方面向他们介绍新的育儿方法。
2.班级的家长由于对幼儿园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为主动配合型家长,被动配合型家长,和拒绝配合型家长。
主动配合型家长乐于与老师配合,积极接受老师的建议,常常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对于这类家长,我们要将“感谢”二字挂在口头,向他们更细致的介绍班级的工作,并将活动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们成为家长工作的领头人。
被动配合型家长有时会向老师询问一些情况,但对于老师的要求,不能按时完成,他们对老师的工作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实际的工作成绩,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给他们更多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师的工作。
拒绝配合型家长则表现为对老师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总会以各种借口推托老师交待的事情,我们老师不能着急,可以先从这类家长的孩子入手,让孩子成为小广播,每天向家长播报幼儿园的趣事,乐事,吸引他关注幼儿园,关注老师的工作,然后请他参加一些活动,与孩子互动,与家长互动,用别人的热情去影响他。
三.参与活动、明确目标。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中来,是对班级工作最好的反映。
1.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以多样化、人情化的形式,让家长在轻松、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并适时提出配合要求。打破以往老师是主人,家长是客人的模式,我们老师、家长和孩子都是家长会中的主人,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中,一起商量,讨论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将班级这个大家庭管理得更的特色。
2.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配合老师工作。
每个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班级是幼儿园的一个部分,可否也能成立家长委员会呢?在一次“桥”的主题,活动中,我班家长委员们各显身手,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曾令芙的爸爸精心制作的武汉长江二桥惟妙惟肖;江语蒙的妈妈从网上下载的各种桥的图片和资料丰富多彩;王翊的妈妈利用国庆节休息,组织了几名家长一同参观了武汉的几座名桥,并留下了美丽的照片,正是有了这些家长委员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使得这次活动非常成功。
3.安排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参观所在班级,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知道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不足,调整自己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陈芊芊的妈妈和我交谈时,老说孩子笨,糊涂,比不上同龄的孩子,于是,我邀请她参加我们班“自娱自乐大家演”活动,看着活动中大胆表演,尽情舞蹈的孩子,芊芊的妈妈连声说:“我错了几年,我小看了我的孩子。”通过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让孩子有自信,家长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4.亲子运动会,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竞赛,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一起在游戏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5.节日联欢会,邀请家长参加重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十一、元旦)的联欢会,并参与节日环境的布置,与孩子共享节日的快乐,了解节日的意义。
四.加强反馈、有效指导。
工作落实了,该想到的该做到的都做了,那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切不能虎头蛇尾,而应将家长的反馈信息作一个统计分析,看看哪些信息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哪些是需要我们继续指导,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的,哪些又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以便于我们老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家园联系册,除了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外,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又开设了“温馨小语”栏目,向孩子说出老师的悄悄话,提出对孩子的希望;还增设了“我想对你说”栏目,方便孩子用图画的形式与老师讲话;“宝宝家信箱”则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
2.问卷调查,征对班上孩子各时期的一些问题,设计各种问卷调查表,请家长帮助填写,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和家长的情况。如开学时设计一份调查表:“你喜欢上幼儿园吗?”“你喜欢我们班吗?”“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既让家长了解孩子初入园时的感受,又便于我们老师有针对性的工作,并及时地调整活动安排。
3.布置家教专栏,向家长介绍每月及每周教育教学计划,宣传幼儿教育观念,指导保育、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介绍家长成功的育儿经验等。在布置专栏时,我们不仅让家长从我提供的资料中获取育儿的知识和经验,还给家长提供发表看法的机会,并将这些知识内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具细微的任务。”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必须从班级家长工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