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1为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汛期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实行防溺水责任校园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全面指挥淮南八中防溺水工作。
副组长:
根据校园可能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险。
防溺水办公室主任:
成员:xx和各班班主任在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监督防溺水措施的落实情况。
2、成立校防溺水工作抢险突击队组长:
成员:xxxxx及各班班主任
三、防溺水预案
1、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学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及安全教育课,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下河抓鱼,不下河洗澡,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2、于学校附近塘、堰、河、水库等处树立“严禁下水抓鱼、游泳”、“珍爱生命”、“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
3、事故处置办法:
(1)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2)一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立即报告学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上报教育局同时组织抢险突击队以最快速度赶往事发现场,采取措施当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尽最大可能弥补损失。
4、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或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纠当事人的责任。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2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溺水事故,提高应对和处置溺水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校园溺水事件应急工作机构,明细人员分工、职责要求。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制定学生溺水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溺水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专项工作组
1.通讯联络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助部门,负责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发生和现场抢救、处置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留存和现场的取证、信息的整理和报送等工作,按照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的意见向社会有关部门发布信息。
2.现场救护组
组长:
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救护员、卫生保健教师、心理咨询教师
职责:溺水现场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工作。
3.安全保卫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围观群众进入现场、远离现场,引导消防、公安、医务车辆驶入现场,配合卫生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以及受伤人员生活物品的供应
5.善后处置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和安抚慰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预防预警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定防溺水相关工作制度,将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细相关岗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
2.重视安全应急教育。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安全教育课、升旗仪式、班校会、板报、宣传栏、“1530”安全提示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教育学生远离不熟悉的或危险水域,冬季不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每年冬夏寒暑假等重要时段,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组织教师、学生学习人工急救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互救的能力。
3.明确防溺水“六不”要求。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和活动;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4.定期做好辖区内安全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定期组织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排查,绘制并向家长发放隐患图,对水库、塘坝、沙坑、矿井等主要隐患点,要报告当地及相关部门一一设置警示标志,并落实防护措施。
5. 做好重点时段防范工作。
(1)寒暑假等重要时段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包括冬季的滑冰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强调防溺水“六不”要求。
(2)寒暑假等重要时段要与学生家长签订责任状,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假期中适时采取到村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发送手机短信、教师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提示。
(3)假期中,组织干部教师并联合村队及有关部门成立联防小组,落实人员、职责及要求,对河流、水库、塘坝、沙坑、矿井等重大隐患点,实行定人包点,定时巡护,发现学生游泳、玩水等情况并及时教育阻止。
6.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自救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自救演练,切实提高学生溺水时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7.做好警示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国内发生的校园溺水事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对学校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提前向教师、学生提出预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应急处置
(一)应急响应
1.发现者立即呼救,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科学施救,同时拔打120.110。
2. 第一发现人立即电话向学校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包括具体时间,地点 ……此处隐藏18540个字……期,有针对性的召开防溺水主题教育班会和防溺水专题家长会。
3、建立班级防溺水联防联控小组。
4、签订防溺水一封信、防溺水承诺书,确保全校学生参与率100%。
5、针对防溺水重点对象,建立台账,重点监管。
(二)水中自救与救生
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
1、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
2、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
自救方法:
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
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
(三)、防溺水知识
1、“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2、“四知道”
1、知去向:知道孩子的去向;
2、知同伴:知道孩子的同伴;
3、知归时:知道孩子回家的时间;
4、知内容: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不发生溺水事故!
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15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实行防溺水责任学校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职责
1 .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 .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
3 .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
4 .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110120报告上级,请求、救助。
5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三、预防方法、安全教育
1 .水中自救与救生
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
(1)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
(2)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
自救方法: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
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
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
2 .防溺水知识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葬,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教育学生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5)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7)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8)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9)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的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10)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1)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四、日常管理
1 .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
2 .学校应当在校内水池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
3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集体劳动或者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有河流、湖泊的,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
4 .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印发《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五、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
2 .学校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110.120救援,并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拨打求救。
3 .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 .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 .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六、事故处理
1 .报告程序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
2 .时间要求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尽最快的速度报告事故。在小时内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情况。
4 .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