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劳动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劳动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入15篇课文,在选材上从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空间,提供了一些实践性强、易于操作的活动科目,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学会探究。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象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舞阳县舞泉镇牛市口小学电子教案(试行)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进度表
略
小学劳动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小学阶段的劳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调查、思考、设计、讨论、表述、制作、评价等进行系统学习。在以往教学中因为教材呈现形式和课时安排的局限,但是由于学校的设施不齐全,学生很难在校园内进行操作、实验,也愿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原有的教学时间内体验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对更深层次技术活动的需求无法满足。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思路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的编写注重发挥教育功能,注意教参在解读教科书、指导教学、提供资源、引导教研等发面的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强化教学建议,对所用的工具、设施安全性能的检测,安全操作规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方案等提出具体的建议;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有效性,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科书中重要技术的规范及原理的说明。在新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这也是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也是本学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二)编写内容
本学期有16课,其内容涉及:编织类3课,手工制作类5课、家政类2课、科技制作类3课,、种植类2课、饲养类1课、头脑风暴类1课。
四、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的美化作用,能制作纸绳工艺;掌握圆形卷折、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了解花瓶的形状、色彩、图案,知道花瓶在生活中的价值。
★初步掌握剪、裁、穿编、镂空技术,学会小镜框的编制方法,制作小镜框。
★知道风筝、小风车等结构,知道它们的原理;学会对塑料瓶的切、割、粘等技术。
★初步学会水果拼盘方案的设计,了解评价水平拼盘设计方案和作品的方法。
★初步了解种植丝瓜、含羞草的一般步骤和技术要点及培育养护技能。
★了解设计制作流程方案,看懂组装图纸。
过程与方法
★关注身边常见纸制品,比较所用纸质材料的不同处;运用简单工具对卡纸、纸绳等进行裁切、弯折和连接等操作;比较各种工具的用途并与同伴交流体会。
★感受镜框的不同材质以及相应的制作技术。
★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能自己独立完成图纸上的操作步骤。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雷艇模型、电动洗刷杯等结构和外形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较为合理的制作计划,并能根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提高制作效率;通过救护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能根据车辆的用途设计出合理的'车门;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车厢与底盘的连接方式;创新设计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收集各类适宜制作花瓶(和多功能储物盒)的废旧纸盒;通过课前调查、课内图片观察、交流讨论,了解花瓶(和储物盒)的特点;能用简单的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纸盒进行加工制作;能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调试、反思和改进。
★提出任务,引出课题,完成纸模制作;激发需求,设计制作其它主体建筑模型;讨论平面布局,设计辅助设施;完成辅助设施的制作并组合展示;学生讨论小区布局,完善社区规划;展示交流,组织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调查意识到技术创新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 ……此处隐藏10264个字……二、指导思想:
以陪审样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5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4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有工具使用方面的1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2篇。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 请你象我这样做 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1、 9/1~9/8、 收费注册
2、 9/11~9/15、 1.动物乐园
3、 9/18~9/22、 2.大鱼和小鱼
4、 9/25~9/29、 4.别致的小鞋
5、 10/2~10/6、 国庆放假
6、 10/9~10/13、 5.漂亮的背包
7、 10/16~10/20、 3.金盏菊的播种
8、 10/23~10/27、 6.种蚕豆
9、 10/30~11/3、 9.金盏菊的养护
10、 11/6~11/10、 7.面包房里的劳动
11、 11/13~11/17、 8.缝布袋
12、 11/20~11/24、 10. 可乐 机器人
13、 11/27~12/1、 11.纸杯毛驴
14、 12/4~12/8、 12.曹冲称象
小学劳动教学计划14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了解万花筒的基本构造,学会制作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材料进行制作,在合作中安全操作;
2、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了解万花筒成像的简单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共同合作的品质,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万花筒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万花筒制作中三棱镜和彩珠盒的安装。
三、材料准备:
教师材料:买来的万花筒
学生材料:厚塑料纸、薄塑料胶片纸、反光纸、双面胶、透明胶、小碎粒、卡纸、包书纸。剪刀、铅笔、橡皮、尺。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买来的万花筒,让学生看一看是什么?
2、玩过吗?想请一个同学上来玩一玩。
3、感觉怎么样?
(二)构造讨论
1、这样一个小小的玩意儿,怎么就能不断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呢?
2、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看法,那它的内部构造究竟是怎样的呢,不妨让我们拆开来看一看。
3、让拆万花筒的学生介绍一下它内部的构造以及各自的作用?(实物投影仪上介绍)
4、上下面还要封口,下面用的是半透明的塑料纸为的是可以透光。这个万花筒是两节的,做起来比较复杂。今天老师想带大家来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万花筒。
(三)学习制作方法
1、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万花筒的制作方法(PPT展示)
2、步骤
(1)折:沿着反光纸上面的铅笔划痕依次折叠。(注意:①折叠时可反光的一面应该朝里还是朝外啊?②折叠的时候怎样折才能折得又好?)
(2)贴:在反光纸两边用透明胶竖着黏贴好成为一个三棱柱。(为什么竖着贴?)
(3)画:将三棱柱竖着分别放在两种塑料纸上,沿着底面边缘在纸上各画出一个三角形。
(4)剪:将两张塑料片上的三角形小心的剪下来。
(5)蒙:分别将两张剪好的塑料三角形依次蒙住三棱柱的两端。(蒙好一边之后要注意什么?)
PPT上打出两个友情提醒:
1、制作的时候注意相互配合。
2、剪刀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四)动手制作
学生按折、贴、画、剪、蒙的步骤进行制作。
(五)装饰加工
1、同学们,看一看,说实话你们觉得今天我们做的这个万花筒从外表上来看怎么样啊?可以怎么改造呢?
2、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现成的装饰材料,有卡纸和包书纸。大家想想看呢我们可以怎样来给自己的万花筒装饰装饰?
3、让孩子进一步对自己的万花筒进行装饰。
(六)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万花筒,心里应该挺开心的。今天做的这种万花筒内部是三棱柱的,如果我们把内部做成五棱柱或六棱柱的那里面产生的图案又会是什么的?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尝试。
小学劳动教学计划15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母鸡冬季多产蛋的'技术
2、培养学生自己的劳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母鸡冬季多产蛋的技术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母鸡多数不再下蛋,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有没有办法让母鸡在冬季继续下蛋呢?
(二)学技能
1、注意保温。
2、加强饲养。
3、增加光照。
4、注意防病。
(三)调查研究
调查你家周围的养鸡人家,看看他们是如何喂养产蛋鸡的。
(四)教师小结



